繩索後抬腿(Glute Kickback)這個孤立練臀動作,想必大家、尤其是熱衷於翹臀訓練的小姐姐,肯定都不陌生吧!相較於深蹲、硬拉、臀推等復合訓練動作,繩索後抬腿能將受力更針對地集在中臀部肌肉上,避免周圍其他肌肉、關節大幅運作。
在日常健身中,注意合理地結合孤立、復合2種性質的練臀動作,不僅能更加高效、針對地促進臀肌力量、形態方面的提升,塑造出飽滿上翹的蜜桃臀;同時可以避免只練復合動作,而引起大量肌肉過度疲勞、影響整體健身質量、頻率的麻煩!
01
動作解析
繩索後抬腿,主要通過「髖關節延展」這一核心動作模式,來刺激、強化臀肌、和大腿後側的膕繩肌。這其實與臀推、硬拉、深蹲時收縮臀肌,向上(或向前)推起髖部至充分延展的動作一致;只是此時身體處於前傾姿態,靠向後抬腿,來實現髖部延展。
再者動作過程中,還會不可避免地包含小幅的「膝關節延展」,調動股四頭肌收縮發力。但因為該動作的目的是孤立、針對地刺激臀部肌肉,大家應盡可能控制、減小膝蓋屈伸的幅度。
此外由於孤立訓練動作,通常只調動單一關節、肌肉區域運作,所產生的力量有限。因此在實際練習繩索後抬腿時,建議大家採用中等偏輕的負重、強度練習,每組動作次數在12-20次之間,來最好地保障技術要領准確發揮,以及臀肌受力效果。
隨著訓練逐步推進,與其強調不斷增加負重,應更多地把關注點放在掌握、精進技術要領,建立更加強烈的神經—肌肉連接,並在現有負重上,增加動作次數至20次,來製造更顯著的臀肌充血膨脹效果。在做到上述3點後,可嘗試小幅增加負重,但切忌以犧牲訓練質量為代價!
02
關鍵要領
在練習繩索後抬腿時,強烈建議大家准備一個專門的腳踝綁帶;用其他裝備替代很可能產生不適、疼痛感,從而影響肌肉發力、和訓練動作的准確發揮。
首先將綁帶環繞於腳踝,並與繩索相扣好,注意保持該腿與繩索朝向一致。然後小幅前傾上身,呈45-60度角左右最佳。過於直立的錯誤姿態,會導致臀肌只在動作開始階段受力;隨著上抬動作加大,所受的刺激則逐漸減弱,這肯定不是大家想要的!
在動作開始前,注意檢查自身姿態——確保雙手穩定抓握扶杆,核心收緊、雙腿膝蓋微屈。上身在適度前傾的同時,還可以向主導運動腿的相反側略微傾斜。在動作過程中,想像將下臀部往上拉,來完成向後上方抬腿、展髖的動作,整體運動軌跡應呈圓弧形。
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大幅屈伸膝蓋,向後踢踹腿部的錯誤動作,那會主要調動股四頭肌發力,而削弱臀肌的訓練效果。相反的為了盡量將受力集中於臀部,大家需要有意識地放鬆膝蓋、以及大腿後側的膕繩肌。
而如果想要著重訓練上臀部的話,還可以在後抬腿過程中,小幅向外側移動。
在抬腿至頂峰後,一定要注意富有控制力、節奏緩慢地下放至預備姿態,感受臀肌的充分延展!
實際練臀時,在一組12-20次的繩索後抬腿動作中,如果想要收獲最佳提升效果,一定要確保整體節奏一致(也就是說第1次動作,和第12或20次動作都是一個速度)。千萬不能隨著肌肉疲勞,逐漸加快動作、減少控制力!
最後,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——大家必須根據自身感受,靈活調整,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、發揮最流暢、臀肌受力最強烈的練習姿態,而不要刻板、盲目地照搬要領。
03
常見錯誤
在練習繩索後抬腿時,最常見的錯誤有2個:
1、向後踢腿,而不是抬腿。這一點我們在之前就已經提到過,但最後還是要再強調一遍。如果想要顯著的臀肌訓練效果,必須限制膝蓋屈伸幅度,將腿以圓弧形後上方抬起,而不能單單地只往後踢!
2、上身移動幅度過大。在動作過程中,應盡量維持上身穩定,小幅度的移動是允許的。但千萬不能隨著腿部動作,大幅下放、上抬身體,這會顯著影響肌肉受力效果!
最後,在腿彎舉或史密斯機上,練習驢踢動作,也可以收獲相似的練臀效果,用來替代繩索後抬腿。但唯一的缺陷就是,此類固定器械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動作、姿態的靈活性,很難確保大家都能根據自身情況,找到最舒適、流暢的練習方式。因此,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我們還是最推薦練習繩索後抬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