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練胸,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動作肯定就是「臥推」吧!作為健身圈中公認的「練胸之王」,臥推對整體胸肌的刺激強化,以及綜合上肢力量的提升效果,可謂是當之無愧的No.1。
除了掌握准確的技術要領,循序漸進地加大負重強度,結合多種「臥推變式」能進一步確保胸肌各區域刺激到位、全面發展;並持續給予肌肉新鮮刺激,避免陷入瓶頸期。由此最為快速、高效地塑造出勻稱飽滿、健美挺拔的理想胸型!
因此,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總結出了10種最佳臥推變式,還不快收藏好、練起來!
01
平板槓鈴臥推
第1個最經典、王牌的「平板槓鈴臥推」,能全面強烈地刺激整體胸肌,絕對是日常練胸必不可缺的首選動作!
為了安全高效的練習,注意用力回收聚攏肩胛,維持肩膀、以及整體上身穩定有力,背部適度向上弓屈的姿態,同時臀部應緊貼長椅。屈臂下放時,想像著雙手向兩邊拉扯槓鈴的發力感,並用胸去找槓鈴。下放到胸骨位置後,隨即富有爆發力地延展手臂、上推到頂峰。
02
躺地臥推
「躺地臥推」這一變式,會在一定程度上縮小動作幅度,主要用於強化臥推動作的中上段;同時對新手比較友好。練習時,屈臂下放到大臂後側貼地,便可伸展上臂,上推槓鈴。
03
平板啞鈴臥推
練習「平板啞鈴臥推」時的整體姿勢、動作要領,與平板槓鈴臥推幾乎一致。但更考驗關節的穩定性,也會更強烈、大幅地調動起穩定肌群運作。
同樣的,需要富有控制地、充分屈臂下放啞鈴到底部;再富有爆發力地上推到頂峰。
04
上斜槓鈴臥推
相較於平板臥推,上斜角度會將力量主要轉移、集中到「上胸」區域;此時下放到底部時,槓鈴會更靠近鎖骨區域。同時由於上胸肌的纖維量較少,通常所能推起的負重會小於平板臥推。
要想收獲最勻稱的胸肌形態,將「上斜槓鈴臥推」加入日常練胸計劃中,是非常有必要的,尤其是那些上胸薄弱的訓練者。
05
單臂臥推
「單臂臥推」這一變式不僅能確保兩側胸肌均衡發展,形態勻稱、力量相當;同時還特別挑戰核心力量、穩定性。尤其在屈臂下放啞鈴時,一定要強調用力收緊腹部、臀肌,避免任何傾斜、轉動的姿態出現。
06
反手臥推
以掌心朝後的反手姿態,抓握槓鈴練習臥推,會將力量更多地集中於上胸、以及大臂肱三頭區域。
練習時,建議選用相對稍輕些的負重,並注意用五指緊緊包裹、抓握牢槓鈴。屈臂富有控制地下放槓鈴到胸骨處;接著上推到頂峰時,強調用力收縮胸肌。此外整個動作過程中,手肘會更加貼近軀干。
07
下斜臥推
以下斜角度,練習臥推動作時,受力則會相反的更集中在「下胸」區域。由於下胸纖維較多,通常就能推起更大的負重,對整體胸肌的刺激效果也會更強烈。
此時,屈臂下放到底時,槓鈴位置會稍低於胸骨。而位置過高,則容易導致錯誤的聳肩姿態,一定要留心避免;強調全程維持雙肩延展打開,肩胛回收聚攏。
08
跪姿T槓胸推
以雙手並握的姿態,練習「跪姿T槓胸推」,會將受力主要集中在上胸、胸肌中縫、以及前三角肌區域。
與此同時,大家一定要確保核心收緊,上身脊椎直立的姿態,避免髖關節出現任何多餘動作;由此才能在上推下放的動作過程中,將受力集中在目標區域-胸肌上。
09
窄距臥推
「窄距臥推」是一個相當高效的復合「肱三頭」訓練動作。隨著肱三頭肌不斷強化,勢必能幫大家更快速地提升臥推力量、表現,促進胸肌茁壯增長,練出事半功倍的效果!
練習該動作時,注意雙手間距應略窄於雙肩,但同時要避免間距過窄。維持肩胛收攏,手肘貼近軀乾的姿態,富有控制地下放槓鈴到胸骨位置,再快速、富有爆發力地上推到頂,並強調肱三頭肌的收縮受力感。
10
壺鈴臥推
在槓鈴兩端、掛上壺鈴練習臥推,特別挑戰整體姿態、動作的穩定性。由此能針對強化相關穩定肌群,那麼在練習大負重槓鈴臥推時,技術發揮、安全係數也可得到顯著提升!